第11屆 National Resilience Design Award NaRda

獲獎結果

經過評審團的嚴格評審,最終評選出了一個冠軍、一個亞軍和三個評委特別獎。
頒獎儀式於2024年11月15日在品川城際會堂舉行。

▲頒獎儀式(2024年11月15日,品川城際會堂)

  • 冠軍(最優秀獎)

    荒谷建設諮詢有限公司

    三跨簡單鋼(鐵)鉚接桁架橋的抗震對策-考慮橋梁結構和地基特性對現有橋梁的抗震性能評估-
    • 使用程序:Engineer's Studio®

      目標的三跨簡單鋼(鐵)鉚接桁架橋是一種具有45°斜角的鋼桁架結構,屬 地震時行爲複雜的橋梁類型,要求在發生地震後能儘早恢復,因此必須確保橋梁構件保持在彈性範圍內。爲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進行地震響應分析,在瞭解現有橋梁抗震性能的基礎上,制定必要的抗震對策。此外,該橋梁屬 特殊類型橋梁,抗震對策的案例較少,因此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進行了鋼橋設計和結構分析領域學者的聽取,確認了分析方法、條件設置和分析結果的合理性。

  • 亞軍(優秀獎)

    NiX JAPAN有限公司

    鋼單弦玫瑰橋的現有抗震性能評估與加固研究
    -旨在合理加固的分析模型構建-
    使用程序:Engineer's Studio®

    本橋梁的上行綫爲鋼單弦玫瑰桁,下行綫爲兩跨連續預應力I型梁+鋼單弦玫瑰桁,橋長爲85米。鋼單弦玫瑰桁段爲上下行綫一體結構,PC梁段爲上下行綫分離結構。爲了適當地評估現有橋梁的抗震性能,幷確定加固規模,考慮到鋼構件的軸力變化影響,采用了纖維模型的構建,幷通過創建拉門橋墩的非綫性模型進行動態分析,分析了橋臺與梁連接的橋墩。此外,還關注了周圍特性,進行了考慮橋臺背面土壤抗力的建模。分析結果表明,梁構件的剪切耐力不足,爲今後的加固詳細設計提供了基本資料。

  • 評審員特別獎(吉川弘道教授)
    Application of Fiber Model Award

    田淵設計

    現有鋼筋混凝土中空橋墩在塑性化區域的抗震性能檢查方法提案
    -關于纖維模型應用的問題與解决方案-
    使用程序:Engineer's Studio®

    根據各項實驗結果顯示,現有中空鋼筋混凝土橋墩的柱截面破壞形態與實體截面存在差异。因此,自平成24年起,道路設計規範已將 M-Φ 特性的適用條件限定于實體截面。然而,目前尚未完善適用于中空截面的替代 M-Φ 特性的檢查方法。部分發包單位認爲,通過填充空氣砂漿後可實現平面保持假設,因而在塑性化區域也應用 M-Φ 特性,但由于柱頂端無法進行空氣砂漿填充,導致在面內分析時塑性化的柱頂端(中空部分)的剛性特性處理上缺乏統一性。儘管在某些案例中引入了三維有限元(FEM)分析,但由于計算時間和成本較高,難以普及。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種使用 Engineer’s Studio® 的纖維模型來簡化檢查流程,幷解决在應用中的技術問題及應對措施。

  • 評審員特別獎(守田優教授)
    Flood Inundation Management Award

    Knowledge Fusion有限公司

    大規模地震發生時對軟弱地基上的橋墩樁基損傷的預測
    -基于能登半島地震引發的樁基破壞和複合灾害的防灾建議-
    使用程序:Engineer's Studio®

    在今年1月1日發生的M7.6級令和6年能登半島地震中,各類結構物遭受了嚴重的破壞。這次地震中,日本首次出現了因樁基損壞導致建築物倒塌的情况,原因被認爲是由于軟弱地基和建築物振動放大的影響。同樣,在橋梁方面,也存在大量基于軟弱地基上的樁基支撑結構。此外,在能登半島,約8個月後經歷了因創紀錄的暴雨引發的洪水和山體滑坡等,導致多條道路受損的所謂複合灾害。本文以建于軟弱地基上的橋墩樁基爲研究對象,在確認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的響應差异後,分析類似于能登半島地震的强震發生時的損傷形態。此外,考慮到大規模地震及複合灾害的情况,提出對抗大規模地震及複合灾害的樁基結構物的防灾建議。

  • 評審員特別獎(若井明彥教授)
    SDGs-Oriented Building Design Award

    東洋技術有限公司

    鐵路軌道施工臨近影響研究
    -掘削引起的地基變形分析-
    使用程序:Engineer's Studio®

    在靠近鐵路軌道區域新建橋梁橋臺時,需對A1橋臺的樁基部分進行開挖。通過安裝鋼板樁土留結構幷設置支撑梁,以進行多層開挖。地基由7米厚的填土層、15米厚的粘性土、砂質土和礫質土交互層構成的沖積層,以及下部的洪積層組成。開挖深度爲7米,以填土層底面爲基準,設置了兩層支撑梁。由于開挖面距離鐵路軌道中心僅6米,存在地基變形的擔憂。通過綫性彈性有限元法(FEM)進行分析,考慮開挖過程進行了多階段分析。

  • 提名獎

    東方白石有限公司

    與橋面板更換相關的現有鋼桁橋FEM應力驗算
    -使用整體模型進行鋼橋綫性FEM分析的案例-
    使用程序:FEMLEEG®

    在更換現有鋼桁橋的RC橋面板後,通常橋面板的死荷載會增加,同時自建造以來,活荷載也會增加。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更換橋面板後的現有鋼桁橋進行應力驗算。本研究通過格子分析對更換橋面板後的鋼桁橋應力進行了驗算,發現部分區域出現了應力超限現象。隨後,使用整體模型進行了綫性FEM分析,幷通過該分析更接近實際的應力狀態來重新進行驗算。
  • 提名獎

    建設技術諮詢有限公司

    爲池堤防滲透流分析
    -滲透破壞與邊坡穩定性研究-
    使用程序:二維滲透流分析(VGFlow®2D)

    爲了研究爲池堤防在滲透破壞方面的安全性,分別在滿水時和水位下降時的條件下進行了穩態分析,幷求得了滲透破壞和管涌的安全係數。地層結構中,堤體部分爲粘性土,地基爲强風化的石灰岩,上部爲風化石灰岩,下部爲石灰岩,流入的泥沙層爲粘性土。基岩爲砂岩和葉岩的交替層。研究案例中,Case1是設定爲池塘一側的滲透面邊界,Case2是池塘一側的坡面被防水膜覆蓋,兩個案例進行了比較分析。通過斜坡穩定性計算,得出了坡面的安全係數幷確認了安全性。本報告匯總了滲透流分析和坡面穩定性計算的結果。
  • 提名獎

    土木技研有限公司

    既有三跨連續桁架橋的動態非線性抗震加強研究
    -採用減震阻尼器、減震止動器等的有效減震措施的應用-
    使用程序:Engineer's Studio®

    本橋是已投入使用40年的全長434.10米的三跨連續鋼下路式瓦倫特拉斯橋的兩座橋梁。鑒于近年來大型車流量的增加,過去已經根據H24道路標準進行了各橋墩作爲單柱的抗震加固措施。本次研究通過橋梁整體模型進行了三維動態非綫性分析,進行現狀抗震性能驗算,幷探討了采用制震减震器、屈曲約束支撑等措施,在L2級地震下的有效抗震加固方案。
  • 提名獎

    千代田諮詢有限公司

    現有三跨連續非合成I型梁橋的抗震加固研究
    -變形二段拉門橋墩的分析實施例-
    使用程序:Engineer's Studio®

    本橋是在平成初期架設的三跨連續非合成I型梁橋。橋梁設有拉門橋墩,但由于位于山區,橋軸垂直方向存在山谷的斜坡,形成了不規則的二段拉門結構。此外,由于橋梁爲斜角橋,因此創建了三維模型,幷在模擬Level 2地震時進行了抗震性能分析。
    結果顯示,在現有條件下的分析中發生了損傷,表明需要加固。因此,進行了使用碳纖維片進行捲繞加固的研究,幷計算了能够滿足抗震性能要求的加固方案。
  • 提名獎

    F-TECH有限責任公司

    混凝土劣化反映的結構分析
    -修補、加固規格及對策實施時機的最優化方案-
    使用程序:Engineer's Studio®

    對于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河川設施,采用三維平板模型進行結構分析,以反映混凝土劣化引起的抗壓强度下降,幷對結構物的健康狀况和抗震性能進行檢查。如果當前的抗震性能符合要求,則暫時無需修補和加固。然而,通過將未來的混凝土劣化預測值反映在分析模型中,可以預測出結構物在何時會出現健康狀况或抗震性能的下降。借此可以明確出進行修補和加固的最佳時間。如果能够優化修補和加固的最佳時機,就可以在有限的預算內構建更高效的實施計劃。

概要

爲了構築一個不會被災害擊垮的社會而作出貢獻基於這樣一個强烈的信念彰顯國土强韌化之舉措於2014年創立了本競賽。從結構分析到地質、水工、防災的相關領域爲對象集國土强韌化相關的具體案例和成果於一堂是信息提供及技術研究的重要平臺。

徵集對象作品

不局限於設計/分析包含减災建議、合理化設計方法的提案、BCP、風險管理等直接或間接爲國土强韌化作出貢獻的內容均可。

應徵方法/日程
提交條件

必須條件
1.作品標題/副標題:20~40字
2.作品概要:150~200字
3.海報:A1橫幅(利用圖像等簡潔表現目的/內容)
>>海報模板(Word、111KB)
4.報告書(目的、手法、結果、考察等):總體在2頁以上10頁以內
>>報告書格式(Word、58KB)
5.輸入數據(結果文件)
6.使用産品名稱

任意條件
1.動畫、短視頻
2.PPT等

語言
英語或日文

收件人

①請用FORUM8文件傳送服務等將數據發送到以下郵箱地址。
E-mail : narda@forum8.co.jp

②保存在CD-ROM、DVD等媒體上發送時,請發送到以下收件人處。
郵編108-6021 東京都港區港南2-15-1 品川Inter CityA棟21F
(株)FORUM8銷售組
第11届 National Resilience Design Award受理

日程
  • 2024年10月11日(五)
  • 作品徵集截止
  • 2024年10月22日(二)
  • 提名作品評審會
  • 2024年11月12日(二)

  • 獲獎作品最終評審會
  • 2024年11月15日(五)

  • 公布獎項、頒獎儀式
    會場:品川Inter City Hall
徵集作品的著作權

獲獎的VR作品其著作權歸參賽者所有。
FORUM8不會散發提交的作品對參賽作者製作的數據、作品及成果物保留輸出圖像、動畫等進行編輯和加工的權利同時享有對外發表、研究發表、銷售活動、宣傳活動在HP、刊物、書籍、雜志、新聞等媒體刊登和介紹等二次使用的權利。敬請知曉。

競賽的相關諮詢

TEL:03-6894-1888 FAX:03-6894-3888
E-mail:forum8@forum8.co.jp

獎項/獎品
  • 最優秀獎

    高性能筆記本電腦(raytrek R5-RL5)、FORUM8原創圖書卡(5萬日元)、獎杯、獎狀

  • 優秀獎

    游戲筆記本電腦(GALLERIA RL5C-R35)、FORUM8原創圖書卡(3萬日元)、獎狀

  • 評委特別獎

    Shade 3D游戲編程PC、FORUM8原創圖書卡(2萬日元)、獎狀

  • 提名奖

    FORUM8原創圖書卡(1萬日元)、表彰盾

特別電腦贊助商 Third Wave Co.

評審員
  • 評審委員長

    吉川 弘道 先生

    東京都市大學 名譽教授

    早稲田大學理工學部畢業、技術士(建設部門)、工學博士。專業是抗震設計、地震風險、鋼筋混凝土。土木學會論文獎、土木學會吉田獎等獲獎。著有《都市の地震防災(譯:城市地震防災)》等7本著作。

  • 守田 優 先生

    芝浦工業大學 名譽教授

    芝浦工業大學工學部土木工學科教授。專業是都市水文學、地下水水文學、洪水風險管理。著有《地下水は語る-見えない資源の危機(譯:地下水的傾訴-看不見的資源危機)》(岩波新書出版)。

  • 若井 明彥 先生

    群馬大學大學院
    理工學府 教授

    群馬大學大學院環境創生理工學科教授。專業是岩土防災、地基和結構物的相互作用等。透過計算機機型現象預測從事極端天氣時/巨大地震時的機制解說和减災對策等相關研究。

往届獲獎作品

  • 第10届 冠軍(最優秀獎)

    熊本縣玉名市

    利用三維城市模型進行淹沒模擬
    使用程序:UC-win/Road、xpswmm
    近年來,隨著自然災害變得越來越嚴重、頻繁和廣泛,人們越來越需要識別災害風險,讓整個社會提前做好防災準備。 PLATEAU 項目正在開發和利用日本全國的三維城市模型,透過在三維城市模型上叠加各種災害信息,將災害風險按時間順序三維可視化,使災害風險變得通俗易懂、直觀易懂,有助於提高居民和其他人的防災意識,並將其與避難計劃聯繫起來。 這可以提高居民的防災意識,並制定避難計劃。 因此,透過將三維城市模型(CityGML)納入三維 VR 空間,構建玉名市的數位雙生模型,然後根據三維城市模型進行洪水模擬,並在三維 VR 空間上實時再現結果,可以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將災害風險可視化,並用於防災規劃和疏散路線的設定。
  • 第10届 亞軍(優秀獎)

    鹿島建設株式會社

    新名神高速公路天神河大橋(暫定名)的設計
    使用程序:Engineer's Studio®、
    UC-BRIDGE・3DCAD(部分係數法・H29道示對應)
    天神川大橋(暫定名)(以下簡稱 "大橋")是一座長552.0米的RC7跨連續雙曲拱橋,橫跨流經滋賀縣大津市的一級河流天神川,位於新名神高速公路大津JCT至城陽JCT之間的25公里路段上。下部爲開敞式拱橋,上部爲填充式拱橋,可實現與一般路堤類似的路面結構。由於該橋是前所未有的高速公路橋梁結構,因此在設計中需要採用先進的分析技術。因此,我們採用了UC-BRIDGE和Engineer's Studio® ,進行分析。
往届獲獎作品PickUp
往届競賽作品介紹
往届競賽頒獎儀式(第10届 National Resilience Design Award/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