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ttp://www.edn.hosei.ac.jp/top.php |
工学与美学相融合提案新一代设计的教育・研究据点 -重视可视化教育,在城市地域的再造讨论中导入3DVR- 「法政 法政 我们的母校♪」即便不是该校的相关人员,相信对这段副歌有印象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么这首校歌中您知道「~外濠门外萤火虫聚~♪」这一节吗? 本次要向您介绍的便是,建学以来拥有近130年值得夸耀历史的法政大学中,与时俱进于去年成立的设计工学部「都市环境设计工学科」,及该大学研究生院设置的「生态地域设计研究所」。 都市环境设计工学科在可视化教育中下大力气,作为其中的一环,以材料专业的老师为中心,完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可视化系统。例如,这原本就是出于让学生在整体体验钢筋构造的同时,对桥梁等的设计也能起到帮助的设想。此时,作为即可再现桥梁完成后的模样,又可体现各类提案的工具,同学科的宫下清荣讲师关注到了FORUM8的三维实时VR(虚拟现实)软件「UC-win/Road」。沿着当初的目的导入该软件后,在外濠及周边市区的环境再生检讨、以及日本桥川沿线街区的3DVR数据构筑等方面,不断扩大应用对象。回顾发展的过程,当时购买的重要原因便是,规划讨论阶段标头的「萤」字可通过VR进行再现这个UC-win/Road所独有的特性。 除了宫下清荣老师之外,我们还对同学部建筑学科的阵内秀信教授、都市环境设计工学科的高桥贤一教授、同学科4年的樱井大介、同研究生院生态地域设计研究所的恩田重直研究员、同研究所的地图管理员明石敬史先生等关键人物,对「UC-win/Road」的导入进行了访谈。 |
||||||||||||||||||||||||||||||||||||||||||||||
「大学正向新的时代发起挑战,作为教育 研究机构必须时常保持新鲜空气」(阵内秀信教授) 法政大学的前身是1880年创立的东京法学社。大学令发布后冠名为现在的校名,1920年成立当初就有法学部和经济学部。之后,作为综合性大学组织构成不断得到扩充,50年以学制改革为契机合并了航空工业专门学校(创立于44年),该大学正式设立工学部。64年,当时各大学都流行将校区从都心转往郊外,该大学的工学部也转移到小金井校区。此后,随着环境的变迁,以及在体现急速技术革新的新设 改组中,从当初的4门学科(机械工学科、电器工学科、建设工学科、经营工学科)增加到了10个学科(机械工学科、物质化学科、信息电器电子工学科、电子信息学科、系统控制工学科、经营工学科、生命功能学科、建筑学科、都市环境设计工学科、系统设计学科),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充实。其间,法政大学全体的学部构成也增大到目前的12个学部(08年4月开始预定还将增设3个学部)。市谷 多摩 小金井的三个校区中,集学部和研究生院共有约30000名(包含同系列的专门职业研究生院、通信教育部、中学和高中,总数约为44000名)学生在读。 另一方面,近年来,满载最新信息和知识刺激的都心地区有再次被看作大学教育场所的倾向。尤其是立志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在 都市空间本身便是教育场所 的想法下,由工学部的3个学科(建筑学科、都市环境设计工学科、系统设计学科)重新编入,07年4月新设「设计工学部」至今。 作为过渡措施,此3学科的学生们 作为工学部入学的新3、4年生,与新体制下(作为设计工学部)入学的新1、2年生划为相同所属。因此,此次接受采访的各位教授和老师,当时基本都兼职于两个学部。于此同时,设计工学部为拓展在都心空间而兴建的62年馆(市谷校区)改建工程也在顺利进行,新校舍(地上5层,地下1层)的功能和设计焕然一新,定在迎接新生的4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原本就涉足建设工学科领域的土木工学科在04年改名为「都市环境设计工学科」后研究领域遍及,由水工环境和地基环境2专业组成的环境系统系,由城市规划和空间信息专业组成的城市规划系,以及由设施构造和设施材料2专业组成的设施设计系,共3系6个专业。 宫下清荣先生对其中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远程传感、VR等IT(信息技术)的统计处理进行了研究。其中的一环,便是以先前接触到的设计工学部市谷小区的扩建为契机,对外濠机器周边市区的再生为焦点进行讨论。 具体来说,本着水与绿色再生的观点,以人造卫星拍摄到的数码相片为基础,抽出外濠周边地区的绿地分布。由此,例如可将建筑物(5层以上12层以下的耐火构造物)等的数据与GIS对其吻合,根据屋顶的绿化情况从多角度对绿化网络形成的可能性等进行探寻。通过这样的尝试,再将积蓄的各种讨论出的设计方案利用VR进行再现,最终发展为开篇是描述的构想。 将这些理念通过「UC-win/Road」实际在3D・VR中再现出来的,是负责表现的担当樱井大介。 外濠的形状变更被首先提案,目标瞄准水质净化和牛込濠・市谷濠间的一体化新见附桥的桥梁化,对多个桥梁的形式进行了模拟。其次,对外濠填拓出的亲水公园,及相邻的JR设施进行立体公园化,考虑热到政策的对策等各类设计方案的可视化。 一系列的数据都进行了精心制作,在07年11月21日召开的「第6届 3D・VR模拟竞赛」(FORUM8主办)中获得评审员特別奖(艺术奖)。通过制作的数据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中发挥着有效作用。遗憾的是,因为完成时间的原因,没赶上在当地的区域治理协议会做演示,其作为合意形成工具的利用性将作为来年度的课题进行讨论。
|
|
|||||||||||||||||||||||||||||||||||||||||||||
工学部开始15年后,作为法政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设置。同研究科现在由机械工学・物质化学・电器工学・信息电子工学・建设工学・系统工学6个专业构成。其中建设工学专业又分为都市环境设计工学领域和建筑学领域。 此外,对法政大学的都市、环境相关问题作研究的,由各类专家组成的「法政大学大学院生态地域设计研究所」(所长:阵内秀信教授)于04年正式组建。通过「生态与历史的合体」「东西方知识交流」揭示了21世纪水和环境为中心的都市・地域治理的构想。以往具体作业为中心的基础上,重视从源流到海边的流域整体及有机系统重新连接的重要性。各地独自持续活动的小组相联合,配合召开各类宣传活动,将研究成果通俗易懂地进行可视化表达方面也投入力量。 另一方面,当初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划分为「历史」「生态」「地域管理」「再生」4个小组开始活动。可是由此反而造成了它们各自纵向功能的自我封闭,原本追求的相互动态交流的状态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所以从06年度开始,根据各分部的特性组织项目,超越领域划分转换为共同分担方式。进入07年度后,为了响应文部科学省提倡的「全球COE计划」,具体的研究领域里采用了更加容易集结研究成果的全新研究体制。前面提到的面向外濠重新治理的工作正是作为「東京都心・区域重新整治项目」的一个环节而组建的。 对此,高桥贤一教授论述了「沿都心部的水系与源流相连。这样的话考虑都心的重新整治时,必须扎扎实实整理好与上流域的关系」的观点。并在自己负责的「流域圈再生项目」中给日野用水路、武蔵野台地赋予了主要地域的位置。尤其是武蔵野台地最具特征的国分寺崖线一带的巨大绿化带,其重要性作为「历史・生态走廊」应该保存下来。 同时,该研究所以恩田重直研究员和明石敬史先生为中心继续推进,「东京的水边空间研究会」也正致力于日本桥流域沿线市街地的3D・VR数据的构筑。这里,议论呼声最高的是拆除日本桥流域的首都高速道路,为了更好的把握位于日本桥附近的名桥和建築等诸多历史遗迹的空间现状,从去年春天开始着手调查对连续立面图全面进行基于2D的数据化。之后接触到外濠再生相关的3D・VR演示,由此更加确信了VR利用的可能性。日本桥留言的调查对象区间约有4㎞长,同建筑一样进行CG表现将会是一项膨大的工程。如果使用VR会相对容易,且利用不大的数据便可进行3D表现,恩田重直先生如是说道。该研究会目前正在推进该数据的制作,预计于4月中旬在学校内部的展示会中出展。 阵内秀信教授也与高桥贤一教授一样,以外濠再生的演示为契机,开始积极考虑利用3D・VR技术。宮下清荣先生还表示,VR作为今后技术人员间合意形成、达成共识的工具需求将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也期待今后能与各类GIS数据实现转换对应。 最后,再次向在繁忙工作中对采访给予协助的有关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
|